果敢资讯网
标题:
由霍去病精确打击匈奴想到的
[打印本页]
作者:
赏一以劝百
时间:
2017-9-2 07:19
标题:
由霍去病精确打击匈奴想到的
关于霍去病在大沙漠为什么不迷路, 几个原因:
1、霍去病军有很多匈奴人。
漠北之战后(就是封狼居胥),汉武帝下诏说:“骠骑将军去病率师,
躬将所获荤粥之士
,约轻赍,绝大幕,涉获章渠……取食于敌,
行殊远而粮不绝
,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。”这个“荤粥(xūn yù)”不是皮蛋瘦肉粥,是匈奴。中原对匈奴这个民族的称呼变了很多次,
荤粥、鬼方、猃狁、獯鬻、匈奴
,这都是一族。
“
所降士有材力者
”,就是
匈奴投降过来的有才能的人
。至于是什么“材力”,霍去病很可能是挑选了大量具有后勤才能的作战军士。
在茫茫草原或是大漠中,最要命的就是放眼望去哪儿都一样。大家可以去敦煌玩一圈,景区的沙漠都能让人生出绝望感,漫漫黄沙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,周遭景色一模一样,你会有种一辈子都爬不出去了的错觉。这种情况别说找敌人了,找路都费劲。但匈奴人自幼居住在这种地方,知道哪里有水,什么样子是人类活动痕迹,匈奴喜欢在哪里生活,完全可以带着大军找到大型聚居地。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么,霍去病及汉军找不见匈奴人,但
匈奴人自己找自己人
可是容易的。
2、军中有专门向导。
漠北之战,卫青军本来是去打右贤王的,结果”大将军出塞千里“,却遇上了“远北其辎重,皆以精兵待幕北”的匈奴单于。这场战役战果一般,但是过程非常漂亮,在这场战役中,李广亡道失期,后自杀,这一段有记载说“
军亡导
”,也就是说向导跑了。于是李广就迷路了。从这里可以看到,
西汉军是配向导的
。
张骞
也当过向导,他封侯不仅是因为出使西域,直接原因其实是做过汉军向导,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军功封侯。卫青二出定襄当年,张骞封侯,《史记》记载:“张骞
从大将军
,以尝使大夏,留匈奴中久,
导军,知善水草处,军得以无饥渴
,因前使绝国功,封骞博望侯。”
3、指示方向的“南车”。
这个是我在《中国战术史》(金玉国.解放军出版社.P.92)上看到的。“然而,
在西汉最大的发明还是南车
,南车上装‘司南’,有辨别方向之功能,尽管还很原始,但在
汉匈百年大战中
,却发挥了很大作用。它就是当时的‘指南针’。”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关于天幸。
最高赞答案
@三种不同的红色
说卫霍一体,我同意,这两个人基本没法分开。至于说卫霍能找到敌人并战胜是天幸,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。将辉煌的胜利和卓越的功勋归于运气,我认为是一种既不负责,也无意义的做法,这无益于我们总结和提炼经验,从而在历史中获得智慧。我没有资格评判宿命论的朋友的看法。毕竟嘛,认为成功“由天幸”,失败“缘数奇“也是正常的。但我以为,这样的朋友应该多去看滴天髓子平真诠三命汇通之类的东西。
后世兵家论将,是“孙吴白韩,卫霍李岳”(颇牧卫霍是李靖说的),这些将领之所以上榜,一时其战功对日后的国运有决定性影响,二是他们进行了军事革新。卫霍受推崇,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。
从秦到汉初,骑兵是配合步兵作战的,到了汉匈战争开始,骑兵才完成向战略兵种的转变。而兵种的变化也带来战法上的变化。西汉战法开始变成机动作战,和机动中的遭遇战。远程奔袭,迂回包抄,连续攻击,还有车守骑攻(漠北之战)协同作战。马邑之战中,汉军还是以步兵去守株待兔,到了龙城,汉军就开始了突袭;漠南之战,汉军出塞七百里,闪电式攻击右贤王王庭;河西之战,汉军向西北高地连续进攻,清剿河西走廊上不受汉军控制的军事力量。汉军在和匈奴的作战中,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的骑兵作战方法,迅疾如风,难知如阴,动如雷霆。
卫霍两个人的作战也极富美感。霍去病作战是迅捷劲疾,士马强盛,没等人反应过来就一路平推全部杀了。如果不是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卓著,沿着河西走廊打的那场河西之战,到一半就能被活活拖死。大家看河西走廊之战,那是沿着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路西北而去。霍去病河西之战后,汉武帝设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郡,并称河西四郡。后世的中原王朝有能力控制河西走廊时,往往也设置这四个郡镇守。
下面是河西之战地图,只是地图就能让人血脉贲张。
卫青作战灵活机动,注重缴获。常言道”斩草除根“。能抢最好抢,没条件抢就烧,烧不到再杀。收复漠南(抢牛抢羊抢马)、河朔(抢牛抢羊抢马抢女人抢奴隶)两战最能体现他重缴获的特点,抢的东西特别多。
漠北之战中,汉军情报出错,突遇单于以逸待劳的精兵,卫青将战车与军骑协同起来等待战机,又能在起风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包抄匈奴军,此战可以看到卫青的军事素质非常出色,而他最可怕的不是娴熟的骑兵战术,而是临敌机变、调度协同的能力。
给大家列一下二人最为经典的战役战果对比:
卫青
漠南之战:遂略河南地,至于陇西,
捕首虏
数千,
畜数十万
,走白羊、楼烦王。封长平侯。
河朔之战:得右贤裨王十余人,
众男女万五千余人,
畜数千百万
,于是引兵而还。拜大将军。
霍去病
河西之战:(春季)杀折兰王,斩卢胡王,诛全甲,执浑邪王子及相国、都尉,
首虏八千
余级
。(夏季)逾居延,攻祁连山,得酋涂王,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,
斩首虏三万二百
级
。战前,拜骠骑将军。
漠北之战:封狼居胥山,禅于姑衍,登临瀚海,
执虏获丑七万四百四十三
,取食於敌,卓行殊远而粮不绝。加大司马。
卫霍二人的功业,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。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,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。你要从这个角度说由天幸,当然没错。卫霍要是生在魏晋门阀时期,出身就注定也没他们什么事情了;要是生在西汉立国之初,说什么也打不赢胜仗,毕竟如果没有汉武初年强盛的国力,没有那么多兵马和武器给他们用。
另外,刘彻这个天,也确实对卫霍宠幸无双。卫青从十二三岁时就是他的侍中,两个人一起长大。当时的侍中是皇帝的贴身随从,端茶递水什么都干,也陪汉武帝坐车,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不是写“卫公骖乘”么。一出征直接代车骑将军,车骑是当年的重号将军,不可谓不信任。而且汉武帝给卫家的赏金特别多,流水一样送,到了”数日间累千金“的地步,是正经的近臣。
霍去病呢,汉武帝都能算他半个爹,放在身边养成天子门生不说,还给他张罗买房子成家。出去打仗,封的校尉名号叫”嫖姚“,回来封侯,叫冠军侯,还给他专门设一个重号叫”骠骑“。霍去病去世后还把霍去病的儿子也放在身边养,让他儿子代侯,“
上爱之,幸其壮而将之
”。他儿子也去世了,叫“冠军哀侯”,总之汉武帝给霍去病的都是定制限量版,这待遇也是没谁了。众所周知,刘彻不是个好相与的皇帝,他手底下的大臣死的死族的族,丞相就没有善终的,太子被逼死,皇后自缢,李夫人临死不敢让他看自己的脸。但是他们两个,卫青到死都是帝国二把手,霍去病去世发玄甲军送葬,两个人的墓都加得很高,还修个山形。这种刻薄寡恩、喜怒无常的君王给出这样的待遇,那确实是恩宠到没边了。
但如果说霍去病的长途奔袭和打遭遇战是运气好的天幸,那如何解释同样是遭遇战,李广就全军覆没,同样是机动战,公孙贺就找不着人呢?而且全军覆没,或是大败而归不止一两个人,也不止一两次。从长公主刺客手里救下卫青的公孙敖,出代郡时遭遇匈奴战死七千骑,和霍去病一起出征河西时又迷路(和李广类似,兵分两路后就晕了),结果被下狱削爵。
以捞面制服捞面
以缅治缅
作者:
你好人民战争
时间:
2017-9-2 08:49
以缅制缅,现在恐怕做不到。因为,同盟军还是劣势,缅匪投降都不可能,怎么会帮助同盟军打仗呢?
作者:
你好人民战争
时间:
2017-9-2 08:52
同盟军赶快加强政治思想教育,练好内功,等到对缅匪百战百胜,就可以分化瓦解缅匪,以夷制夷了。
作者:
你好人民战争
时间:
2017-9-2 15:44
日寇投降共产党7000...8000人,投降国民党几乎等于零。为什么?共产党勇敢啊。
作者:
你好人民战争
时间:
2017-9-2 15:54
抗日战争结束,俘虏的日寇不算。
作者:
技术革命
时间:
2017-9-2 17:40
你好人民战争 发表于 2017-9-2 15:44
日寇投降共产党7000...8000人,投降国民党几乎等于零。为什么?共产党勇敢啊。
造谣帖!105万向国民党投降的!鉴定完毕!
作者:
赏一以劝百
时间:
2017-9-11 09:01
以缅治缅
作者:
赏一以劝百
时间:
2017-11-23 04:34
霍去病以匈奴人打击匈奴人,你们呢?
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(https://www.kokang888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