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敢资讯网

标题: 中亚第一的帝国进攻汉朝的后果(历史上强大的汉军)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18
标题: 中亚第一的帝国进攻汉朝的后果(历史上强大的汉军)
本帖最后由 鹤喻 于 2016-7-31 16:28 编辑

[attach]27351[/attach]


[attach]27352[/attach]



 国际政治中,最吸引媒体眼球的事件,莫过于世界老二和世界老大之间,突然碰出些啥火花。比如冷战时期,美苏谁打个喷嚏,全世界都要紧张半天。

  而放在历史上,这事同样吸引眼球。中外古代史爱好者们,都经常喜欢隔空对战,把东西方同时期强大的帝国,拿出来攀比较量。其中争的最热闹的一个话题是:汉朝和罗马谁更强。

  本着具体年代具体分析的原则,这个东西方历史爱好者感兴趣的话题,放在一些年代上,其实是个伪命题。

  因为号称西方头牌的罗马帝国,在公元一世纪90年代左右,是一个很折腾的年代。这时罗马正是弗拉维王朝统治时期,前后二十七年时间几乎不消停,不是老百姓来回闹起义,就是贵族们关起门来猛掐,连著名的维苏威火山都忍不住喷了一回,把整个庞贝古城全埋。对外战争更现眼,在达契亚被痛扁了俩次,不得不屈辱求和。真个叫内忧外患,焦头烂额。

  比起同时代蒸蒸日上,文治武功都在顶峰的东汉王朝,这时的罗马,最多是个小三。真心没有比强的资格。

  而真正能和堪称世界老大的东汉,叫板比个强的,却是东汉王朝的老邻居大月氏,西方人的叫法,是贵霜帝国。

  一:老邻居大变身

  说起这个贵霜帝国,也就是大月氏,拜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所赐,是个在汉史爱好者中间,十分有知名度且赚同情分的国家。

  当年张骞不远万里,克服重重险阻通西域,最重要的目标,就是找到这个昔日生活在中国大西北,却被匈奴杀得血债满门,不得不含泪西迁的苦命国家。就连他们的首领,也被匈奴人活捉了杀掉,头颅做成了酒碗。这番血海深仇,连当时年轻强硬的汉武帝知道后都深受震动,立刻拍板派了张骞出去:一定要找到这些同仇共苦的民族兄弟,拉他们跟咱一道打匈奴。

  就为了这宏伟目标,伟大的外交家张骞,先是路上被匈奴扣押,一百多人的使团,就活了他和助手俩人。但哪怕都在匈奴熬得娶了老婆生了娃,却还要一咬牙跑出去。又是走了好远路吃了好些苦,穿越整个西域,才在阿富汗北部找到这群传说中的弟兄。真个叫吃够了洋罪。

  可就是这么遭罪,大月氏人却还不买账。虽然以隆重礼节,热情接待了张骞一行人。但他们真正垂涎的,却是汉朝的丝绸以及通商的巨大商机。至于打匈奴报仇?这帮人舒服日子过惯了,也早不想惹事了。饶是张骞磨破了嘴皮子劝,却还是最后免谈。

  当然必须说的是,在买好张骞这件事上,大月氏人出手很大气。期间张骞游历中亚国家,乃至回国复明,一路费用全是大月氏仗义买单。后来丝绸之路开通,大月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。精通生意经的他们,把汉朝的物产源源不断倒卖到西方,也卖力把西方的奇珍介绍到中国。特别值得一说的是,西方的绘画等艺术的输入,乃至佛教的东传,最早都是以大月氏为媒介。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,这是个极称职的二道贩子。

  尽管打匈奴这事,大月氏不愿掺和,但汉朝也十分理解,毕竟不是所有背负深仇大恨的孩子,都能如汉民族一样坚强勇敢。所以自那以后,双方也常互派使者商队,贸易往来越发频繁。更够意思的是,单挑匈奴的汉朝,不但霸气将匈奴打翻,更于汉元帝建昭三年,由名将陈汤打掉盘踞在哈萨克斯坦的匈奴郅支单于,强硬斩下匈奴单于人头。彻底打通丝绸之路的同时,顺便也替大月氏人报了个仇。


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20
  而自那以后,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,以商业立国的大月氏,也迎来了国家发展的春天。而且对这苦大仇深的小兄弟,汉王朝也一直十分呵护。特别是双边贸易,都常有优惠政策,尽可能让他多赚点钱。于是这群昔日的流亡难民,实力也滚雪球膨胀。
  而随着大月氏五大部落之一的贵霜部落,于公元1世纪初,在其首领迦德菲塞斯一世,即中国史书中的丘就却的率领下,成功统一了大月氏国。这个流亡国家的历史,也终于进入了新阶段,摇身一年成为公元1世纪震撼全球的强大帝国:贵霜帝国。
  这个帝国有多大强大?首先是其堪比汉朝与罗马的繁荣文化。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敦煌壁画艺术,其中好些绘画技法,都是自贵霜帝国传入。现存今天乌兹别克铁尔梅兹的贵霜古城,更是被联合国重点保护的文明遗产。
  对中国今天影响最深的,当属佛教文化传播。东汉至三国时期,在中国弘法的胡僧,八成以上都是贵霜国籍。同样牛气的还是建筑技术,以东晋高僧法显游历中亚后的赞叹说:贵霜人的佛教建筑,真叫威武庄严。甚至到了贵霜帝国早已灭亡的中国南北朝时代,来自贵霜地区的工匠,依然是在中国十分抢手的技术人才。
  这国家的经济实力,更叫财大气粗。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,常年靠山吃山,更沾了汉朝痛打匈奴的春风,商业贸易蓬勃发展。即使是今天中国甘肃新疆地区的丝绸古道上,也常出土贵霜帝国不同年代的钱币。

  而更强大的,是这个国家遍布的贸易网络,除了向西直通罗马外,向南更抵达恒河口。今天的阿富汗名城喀布尔,正是从此时起发展起来。

  而他更叫周边战栗的,却是一度强大的军事实力。明明是个在中国西北被打跑的小部落,却在此时的中亚二度创业扩张,近乎天下无敌。仗着举国近二十万兵力,向西大力拓展领土,把昔日曾被汉武帝远征过的大宛都揍服了。今天阿富汗和伊朗争的不可开交的赫尔曼德河流域,更被他们一举吞并。向北横扫到咸海,向南扩张到印度半岛的纳巴扎河地区。特别是公元90年左右,正是这个帝国极盛的时代。其皇帝索特尔麦克斯,中国人叫“阎膏珍王”,在西方人的史书中,更被称为伟大的救世主。

  这位国王在中国的史料里名气不大,心气却比天高:南方北方西方都横扫了还不算,贪婪的眼睛竟对准了东边的老大:汉朝。



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21
本帖最后由 鹤喻 于 2016-7-31 16:23 编辑

  二:挑战世界老大的后果
  阎膏珍王此人,一生拓疆无数,几乎战无不胜(跟汉朝开战前),但也不是胡乱发力。他亲手吞并的疆土,比如阿富汗赫拉特地区,都是物产丰富且极具商业价值的重镇。他打仗最重要标准,就是商机。
  本着这一标准,阎膏珍王早垂涎上了大汉朝的国土:西域。

  如果参考一下中国古代史的话,就会分明发现,阎膏珍王这个主意,打的实在不是时候。

  公元90年,正是东汉和帝在位的早期,同时也是东汉鼎盛时代“永远之隆”的开始,全国的耕地面积突破七百万顷,远远超过前代。户口总数更接近六千万,追近了西汉时代的最高水平。外加科技文化蓬勃发展,综合国力雄视天下。就在阎膏珍王打这鬼主意期间,东汉王朝也正强硬出手,把苟延残喘的北匈奴,在燕然山打得稀里哗啦,缔造下中国古代史上又一次远征北方的辉煌:勒石燕然。

  但对战胜这样一个强大对手,阎膏珍王却一直信心十足,因为在他一直垂涎的西域地区,东汉政府一直没使多少力。

  东汉政府强硬,强在北方打击匈奴,而对于经营西域这件事,却常年是既要马跑,却又不给草料。虽然也设了政府机关,任命了中央派驻官员,但统治形式却十分松散。西域地区内附小国林立,好比今天的特别行政区。特别是最关键的军队问题,在草原上打得北匈奴满地爬的汉朝精锐,在西域却见不着多少影,西域地区的治安维护,主要还是靠各个小国自家的军队。对付这群羔羊,自以为战斗力猛如悍狼的阎膏珍王,还是相当有信心的。

  从实际情况说,阎膏珍王掌握的情报,都是很准确的。比起西汉开拓西域的不惜血本来,东汉却常年很节约,出兵打仗这件事上,更是极其谨慎。而且与西汉不同的是,东汉坚持精兵路线,国家的常备军数量比西汉时期少得多。比如在此之前,回光返照的北匈奴,曾疯狂进攻西域,东汉章帝反复痛苦纠结好些年,最后才拍板派兵,可陆陆续续派去的,也不过一千八百人。

  因此阎膏珍王终于确定,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,可以大举东进扩张的好机会。于是快速行动,先大大咧咧派使者面见东汉在当地的最高长官:西域都护。提出一个非常温馨的建议:我家国王想娶汉朝公主,俩家结个亲?

  没想到这个胆大包天的西域都护,居然严重无视这称霸中亚的贵霜帝国,自己做主就把使者哄走了:娶汉朝公主?你以为你是匈奴啊。

  阎膏珍王这么做,其实就是没事找茬,一看这西域都护毫无国际外交观念,满脑子自高自大,立刻喜出望外,借着这事的由头,命贵霜帝国的二号人物副王谢,统帅七万大军,浩浩荡荡翻阅帕米尔高原,直奔西域杀来。

  从这出师规模就知道:贵霜帝国二把手领兵,拉出来的又是占国家一半的兵力。几乎是精锐尽出,志在必得。西域这边,却是一片惨淡。当地的主要驻军,都是各小国的私家军队,战斗力相当不靠谱。能用的上的汉军精锐,也不过一千七八百人。如此差距悬殊,被灭似乎毫无悬念。

  眼看大难临头,各小国都十分慌张,但唯独嚣张的,依然是之前让贵霜帝国吃瘪的西域都护。一看贵霜国大军杀来,这人不惊反喜,甚至张扬的向全世界公告:不用几十天,我就能把这帮人全打败了。

  他的意思是,他能凭着手里这点少的可怜的汉军,外加一大波战斗力不靠谱的西域地方军,打败这支横扫中亚无敌,开疆拓土无数的贵霜精锐。

  一般人说这话,基本就是疯话。但这西域都护说了后,所有人都不慌了。因为说这话的人,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英雄人物:班超。


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26
  班超的英雄伟业,一直为后人耳熟能详。诚如抗战年代那首军歌所唱:君不见班定远,绝域轻骑催战云。身为西域都护,常年在一无中央政府支持,二有匈奴大兵压境,三有西域诸国叛乱不断的糟心局面下,坚持浴血奋战,使尽软硬手段,以其强硬的风格和智如泉涌的谋略,不但将西域国家团结在大汉王朝的旗下,更多次以少胜多,有多大锅下多大米,将凶悍的匈奴打的满地爬。终于以最小的牺牲和代价,成功为大汉占住了广袤西域国土。东汉在西域问题上,虽说一直不给马草料,却也难不住他这匹千里马。
  
  而这位绝世大英雄,人生里另一件今天不为人知的功业,就是大战这号称世界第二的贵霜帝国。
  这事的难度有多大?好比一头狮子,统帅着一群绵羊,去打一群凶狠的恶狼。班超这时正是这样,中央还没得到信,就是想支援也不赶趟。身边没好兵可用。外加强敌压境,人心惶惶,放眼望去,困难一片。
  但班超一直以来的风格,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,解决最麻烦的事。就像当年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快速强硬一样,这次贵霜帝国,也陆续尝到了滋味。等着七万贵霜军一踏入西域大地,立刻遭到了坚壁清野的打击。修佛堂技术卓越的贵霜人,修堡垒却差的远,面对汉军早早构筑的各处堡垒工事,基本都毫无办法。强攻哪个,都碰得一鼻子灰。据西域民间野史说,这事气的贵霜大将直骂娘,还叫嚣有本事汉朝人你出来和我打。
  
  其实班超也没办法。面对这群精锐,西域的当地部队,也就能依托工事守个城,一旦拉出去野战,真心不够打。
  但有人却够打,贵霜人骂了几天娘,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们抓狂的消息:后勤补给线让班超给切断了。贵霜人组织兵马,连着打了好几次。但派来打的兵,却被汉军一顿痛击。这是班超手里仅有能用的汉军。虽说人少,却全是好兵。打起中亚精锐,比打匈奴还得心应手。
  就这样,嚣张的贵霜大军,还没怎么打仗,就没断了后勤,更遭到坚壁清野。打打不着,攻攻不下,吃吃不上,几乎陷入绝路。主将副王谢想出了最后一招,派部下带上珠宝,找与贵霜国有点交情的龟兹王求救。没想到这个算计,竟也在班超的预料中,这支玩命去求救的贵霜军,正撞进班超的伏击圈里。战斗力强悍的汉军,这次给横扫中亚的贵霜人,上了一堂生动的野战实战课,把这拨贵霜兵从使者到士兵,杀的一个不剩:仗,是这么打滴。
  这一战打完,班超紧接着干出了另一个霸道事:把贵霜使者的人头,派人给贵霜军大将副王谢送去。早已被饿的前心贴后心的贵霜军,精神终于崩溃了:不打了,俺家喊俺回家吃饭啦。
  于是,在确认贵霜帝国正式认输后,班超大度的抬了手。几万饥肠辘辘的贵霜军,脚底抹油的逃出葱岭。牛气哄哄的阎膏珍王,这下也彻底试出了自己的斤两,立刻遣使向汉朝谢罪,所谓娶公主之类的胡话,以后是彻底不敢说了。
 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俩个帝国的碰撞,不如说是班超给西域国家的一个示范。这仗打完后,先前西域地区几个依然死硬不服东汉的国家,不等班超动手,慌不迭的就来投降。从这事说,贵霜帝国为维护汉朝国家统一,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  而另一个后果,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,为了表达对东汉王朝的友好情谊,从阎膏珍王起,贵霜帝国向汉朝开放了国内的重要道路。东汉随后以班超副手甘英率领的使团,也第一次经过贵霜地区,抵达了波斯湾流域。差点就直接与罗马帝国建立联系。在整个东西方交通史上,这也同样是个重大事件。
  绝域轻骑催战云的辉煌,正是班超为首的铁血军人,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战斗,霸气换取的。
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51
看了这篇文章,不禁感慨:世上再无班超呀!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6:53
如果君臣不一,君为兴国之君,臣却为亡国之臣,那样是出不了班超的。倒是陈后主、唐后主之类的人层出不穷呀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7:00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7-31 16:51
看了这篇文章,不禁感慨:世上再无班超呀!

班超常有的,
陈庆之,苏定方,封常青,岳飞,辛弃疾,李定国,

都是近似的人才,就看君王能否信任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7-31 17:02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7-31 16:53
如果君臣不一,君为兴国之君,臣却为亡国之臣,那样是出不了班超的。倒是陈后主、唐后主之类的人层出不穷呀 ...

君为兴国之君,自然不差兴国之臣,关键在于君是否真的为兴国之君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1 09:50
鹤喻 发表于 2016-7-31 17:02
君为兴国之君,自然不差兴国之臣,关键在于君是否真的为兴国之君

宋孝宗赵昚不就是兴国之君吗?奈何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少了岳飞、韩世忠之类的肱股大臣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 10:16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09:50
宋孝宗赵昚不就是兴国之君吗?奈何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少了岳飞、韩世忠之类的肱股大臣。

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就不可以换一批中用的人上来么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1 13:27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0:16
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就不可以换一批中用的人上来么

因为赵构的求和政策,已经出现武将方面的人才断层了,所以造成后来国难无良将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 15:30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3:27
因为赵构的求和政策,已经出现武将方面的人才断层了,所以造成后来国难无良将。

还是他不敢提拔新人啊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1 15:47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5:30
还是他不敢提拔新人啊

当时的情况是,君为兴国之臣,臣却多为亡国之臣。国无忠臣良将,亡不远了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 16:17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5:47
当时的情况是,君为兴国之臣,臣却多为亡国之臣。国无忠臣良将,亡不远了。

汉武帝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中国从来不缺人才,就看你怎么用人才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1 16:59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6:17
汉武帝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中国从来不缺人才,就看你怎么用人才

宋 孝宗是一个比较开明务实的皇帝,难道他不知道重用人才吗?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 19:08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6:59
宋 孝宗是一个比较开明务实的皇帝,难道他不知道重用人才吗?

那就是他发现人才的 能力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2 09:59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9:08
那就是他发现人才的 能力

关键是岳飞之事,让许多良将都心寒了,大家不敢再出头了,也就没人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了。宋朝重文轻武的结果就是国防力量薄弱,以致亡国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2 10:26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09:59
关键是岳飞之事,让许多良将都心寒了,大家不敢再出头了,也就没人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了。宋朝重文轻武的 ...

这是一方面,等多可能还是他自己本身能力不足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2 10:32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10:26
这是一方面,等多可能还是他自己本身能力不足

孝宗皇帝还是很有想法的,确实是因为手下的能人良将太少了,缺失复兴的力量呀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2 11:23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10:32
孝宗皇帝还是很有想法的,确实是因为手下的能人良将太少了,缺失复兴的力量呀。

缺乏一个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吧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2 19:34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11:23
缺乏一个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吧

所以这是皇权制的弊端,皇帝不好,国家跟着遭殃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2 20:41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19:34
所以这是皇权制的弊端,皇帝不好,国家跟着遭殃。

这个看从哪方面看了
作者: 在野孤鸿    时间: 2016-8-3 04:03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20:41
这个看从哪方面看了

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,历朝历代的被推翻,被异族入侵,就说明了皇权制是有问题的。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3 15:16
鹤喻 发表于 2016-7-31 17:00
班超常有的,
陈庆之,苏定方,封常青,岳飞,辛弃疾,李定国,

自古伴君如伴虎,能够得君王绝对信任的很少呀,所以这就是武将们难以一展身手的原因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3 16:01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3 15:16
自古伴君如伴虎,能够得君王绝对信任的很少呀,所以这就是武将们难以一展身手的原因。

是的 ,君王不够大度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3 16:33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3 16:01
是的 ,君王不够大度

除了开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君王之外,其他君王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,哪里知道民间疾苦,无法体会百姓的苦乐,所以才在饿死人之后问:何不食肉糜?
作者: 东海汉族人甲    时间: 2016-8-6 00:05
本帖最后由 东海汉族人甲 于 2016-8-6 00:23 编辑

孝宗帮高宗去掉了秦桧这个高宗害怕的人物。
800年来杀岳飞真正凶手都是秦桧,不是高宗,说高宗的都是近二十年来的新说,也是一阵风。
如何解释:高宗对秦桧的:初喜桧、晚畏桧?高宗可谓是一手建立南宋。迎二帝本是孝举,却在近年变成皇位威胁论。这个唐宋以来,新帝迎旧帝,都是旧帝归隐,上有唐玄宗对唐肃宗,下有宋徽宗宋钦宗,还有宋高宗对宋孝宗。可见皇位威胁论而杀岳飞这个并不能成立。
而秦桧是降金过的,在宋金之间权衡利鄙,为人奸巨,祸害宋臣宋国以达已利,实可恨可唾者也。

宋代的儒学、仁、礼、义、廉、耻深入人心,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那种父子关系。在宋那个时代,春秋战国是小学要读的课目。那种父子兄弟争位而失国的教训早已经明白于上层乃至中下层。中国人的处事认识观是中国历史严酷现实中一步一步进化来的。

所以有宋英宗称病不愿登基,宋钦宗不愿继位,宋宁宗是被太后逼着上位的。皇族争位结局不是身死就是国弱而亡,何况是南宋那种差点亡国仍然摇摇欲坠的危机情况下。宋朝皇子们是欧阳修这样的人物手把手从小教出来的,都是高学历的人,更能明白这些道理。如果徽宗钦宗被高宗救回来还要争高宗的皇位,那么他们知耻吗?礼义廉耻都不懂,在宋朝那种世界观下面基本是不可能的。例子就有宋光宗没有带头给他爹挂孝,就被免了皇帝的位子,大臣找宁宗做皇帝。高宗一手建南宋十几年,手下哪个不是他的亲信啊?多种原因分析,皇位威胁论是不成立的。

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6 12:40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3 16:33
除了开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君王之外,其他君王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,哪里知道民间疾苦,无法体会百姓的苦 ...

尤其是明朝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6 12:40
东海汉族人甲 发表于 2016-8-6 00:05
孝宗帮高宗去掉了秦桧这个高宗害怕的人物。
800年来杀岳飞真正凶手都是秦桧,不是高宗,说高宗的都是近二 ...

也就是高宗被架空??
作者: 幽远=俟镜    时间: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作者: 幽远=俟镜    时间: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7 10:34
幽远=俟镜 发表于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
南朝也有将的 啊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9 10:10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6 12:40
尤其是明朝

所以,君王不能世袭,只能是禅让制。从民间选贤人,让他当皇帝。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9 10:11
幽远=俟镜 发表于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
皇权制必须去掉世袭,搞禅让制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9 14:06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0:11
皇权制必须去掉世袭,搞禅让制。

禅让制就乱了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9 14:19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4:06
禅让制就乱了

世袭制都是选一些废物在做皇帝,害了国家,害了天下百姓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9 15:11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4:19
世袭制都是选一些废物在做皇帝,害了国家,害了天下百姓。

那是教育的问题,不是制度不行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9 16:26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5:11
那是教育的问题,不是制度不行

你太过理想化了,请了那么优秀的老师在教他们,还教育不行???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9 16:39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6:26
你太过理想化了,请了那么优秀的老师在教他们,还教育不行???

圈养,再好的老师有什么 用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9 16:52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6:39
圈养,再好的老师有什么 用

所以不能搞世袭呀,让脓包坐在帝座上,那是对全民族的不公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9 22:30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6:52
所以不能搞世袭呀,让脓包坐在帝座上,那是对全民族的不公。

教育出了问题 ,什么 都一样啊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10 10:11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22:30
教育出了问题 ,什么 都一样啊

英国和泰国的体制可以参考一下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0 10:22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10:11
英国和泰国的体制可以参考一下

英国现在上去的也是废物啊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10 10:40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0 10:22
英国现在上去的也是废物啊

好歹不至于亡国,让生灵涂炭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0 10:52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10:40
好歹不至于亡国,让生灵涂炭。

现在爆炸不断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8-10 23:08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0 10:52
现在爆炸不断

那是一帮公知傻B搞的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8-12 10:10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23:08
那是一帮公知傻B搞的

说明君主立宪也是不行的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9 16:51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2 10:10
说明君主立宪也是不行的

君主立宪制有制约机构,比皇权制要好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9 20:31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9 16:51
君主立宪制有制约机构,比皇权制要好。

任何制度都有制约,制约最大的制度反而是最危害大的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2 17:02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9 20:31
任何制度都有制约,制约最大的制度反而是最危害大的

制约的不是制度,而是执行制度的人,比如皇帝和重臣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2 17:15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2 17:02
制约的不是制度,而是执行制度的人,比如皇帝和重臣。

是的,所以问题不在于皇帝专制,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4 14:42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2 17:15
是的,所以问题不在于皇帝专制,

但皇权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,特别是愚蠢的人当上了皇帝,就是整个国家的灾难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4 15:51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4 14:42
但皇权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,特别是愚蠢的人当上了皇帝,就是整个国家的灾难。

民主制选上去愚蠢的人更多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4 17:51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4 15:51
民主制选上去愚蠢的人更多

还是民主集中制比较好吧,既不同于皇权,也不同于欧式民主。只是人大代表必须由人民产生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5 01:05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4 17:51
还是民主集中制比较好吧,既不同于皇权,也不同于欧式民主。只是人大代表必须由人民产生。

只要是民主,选上去的人一定是能力比较差的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6 13:16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5 01:05
只要是民主,选上去的人一定是能力比较差的

选上去的人差没关系,只要整个政治架构的团队不差就行了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6 15:38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6 13:16
选上去的人差没关系,只要整个政治架构的团队不差就行了。

政治架构的团队也是人操作,人不行团队的运作就自然要出问题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7 14:46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6 15:38
政治架构的团队也是人操作,人不行团队的运作就自然要出问题

团队至少比人治的团队要好,人治的话,团队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8 10:15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7 14:46
团队至少比人治的团队要好,人治的话,团队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
理论上是,实际上怎么样有很多现成的例子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8 10:59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8 10:15
理论上是,实际上怎么样有很多现成的例子

人治还是法治,都有弊端,但人治的弊端显然比法治更加多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8 17:42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8 10:59
人治还是法治,都有弊端,但人治的弊端显然比法治更加多。

何以见得?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18 17:56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8 17:42
何以见得?

人治的话,很容易形成垄断,在政治上、经济上及社会各个层面都垄断,他们是过上共产主义了,而普通民众则生活在奴隶社会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9-19 09:35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8 17:56
人治的话,很容易形成垄断,在政治上、经济上及社会各个层面都垄断,他们是过上共产主义了,而普通民众则 ...

这个恰恰是民主最容易形成的局面
作者: 精忠岳飞    时间: 2016-9-27 14:06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9 09:35
这个恰恰是民主最容易形成的局面

这个跟民主无关,只能说是集中制惹的祸。
作者: 鹤喻    时间: 2016-10-8 01:40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27 14:06
这个跟民主无关,只能说是集中制惹的祸。

民主上台的人,自然会为自己的家族合数人谋取好处,反正自己权利不用,过期作废




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(http://www.kokang888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