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attach]27351[/attach]
[attach]27352[/attach]
国际政治中,最吸引媒体眼球的事件,莫过于世界老二和世界老大之间,突然碰出些啥火花。比如冷战时期,美苏谁打个喷嚏,全世界都要紧张半天。
而放在历史上,这事同样吸引眼球。中外古代史爱好者们,都经常喜欢隔空对战,把东西方同时期强大的帝国,拿出来攀比较量。其中争的最热闹的一个话题是:汉朝和罗马谁更强。
本着具体年代具体分析的原则,这个东西方历史爱好者感兴趣的话题,放在一些年代上,其实是个伪命题。
因为号称西方头牌的罗马帝国,在公元一世纪90年代左右,是一个很折腾的年代。这时罗马正是弗拉维王朝统治时期,前后二十七年时间几乎不消停,不是老百姓来回闹起义,就是贵族们关起门来猛掐,连著名的维苏威火山都忍不住喷了一回,把整个庞贝古城全埋。对外战争更现眼,在达契亚被痛扁了俩次,不得不屈辱求和。真个叫内忧外患,焦头烂额。
比起同时代蒸蒸日上,文治武功都在顶峰的东汉王朝,这时的罗马,最多是个小三。真心没有比强的资格。
而真正能和堪称世界老大的东汉,叫板比个强的,却是东汉王朝的老邻居大月氏,西方人的叫法,是贵霜帝国。
一:老邻居大变身
说起这个贵霜帝国,也就是大月氏,拜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所赐,是个在汉史爱好者中间,十分有知名度且赚同情分的国家。
当年张骞不远万里,克服重重险阻通西域,最重要的目标,就是找到这个昔日生活在中国大西北,却被匈奴杀得血债满门,不得不含泪西迁的苦命国家。就连他们的首领,也被匈奴人活捉了杀掉,头颅做成了酒碗。这番血海深仇,连当时年轻强硬的汉武帝知道后都深受震动,立刻拍板派了张骞出去:一定要找到这些同仇共苦的民族兄弟,拉他们跟咱一道打匈奴。
就为了这宏伟目标,伟大的外交家张骞,先是路上被匈奴扣押,一百多人的使团,就活了他和助手俩人。但哪怕都在匈奴熬得娶了老婆生了娃,却还要一咬牙跑出去。又是走了好远路吃了好些苦,穿越整个西域,才在阿富汗北部找到这群传说中的弟兄。真个叫吃够了洋罪。
可就是这么遭罪,大月氏人却还不买账。虽然以隆重礼节,热情接待了张骞一行人。但他们真正垂涎的,却是汉朝的丝绸以及通商的巨大商机。至于打匈奴报仇?这帮人舒服日子过惯了,也早不想惹事了。饶是张骞磨破了嘴皮子劝,却还是最后免谈。
当然必须说的是,在买好张骞这件事上,大月氏人出手很大气。期间张骞游历中亚国家,乃至回国复明,一路费用全是大月氏仗义买单。后来丝绸之路开通,大月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。精通生意经的他们,把汉朝的物产源源不断倒卖到西方,也卖力把西方的奇珍介绍到中国。特别值得一说的是,西方的绘画等艺术的输入,乃至佛教的东传,最早都是以大月氏为媒介。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,这是个极称职的二道贩子。
尽管打匈奴这事,大月氏不愿掺和,但汉朝也十分理解,毕竟不是所有背负深仇大恨的孩子,都能如汉民族一样坚强勇敢。所以自那以后,双方也常互派使者商队,贸易往来越发频繁。更够意思的是,单挑匈奴的汉朝,不但霸气将匈奴打翻,更于汉元帝建昭三年,由名将陈汤打掉盘踞在哈萨克斯坦的匈奴郅支单于,强硬斩下匈奴单于人头。彻底打通丝绸之路的同时,顺便也替大月氏人报了个仇。
而更强大的,是这个国家遍布的贸易网络,除了向西直通罗马外,向南更抵达恒河口。今天的阿富汗名城喀布尔,正是从此时起发展起来。
而他更叫周边战栗的,却是一度强大的军事实力。明明是个在中国西北被打跑的小部落,却在此时的中亚二度创业扩张,近乎天下无敌。仗着举国近二十万兵力,向西大力拓展领土,把昔日曾被汉武帝远征过的大宛都揍服了。今天阿富汗和伊朗争的不可开交的赫尔曼德河流域,更被他们一举吞并。向北横扫到咸海,向南扩张到印度半岛的纳巴扎河地区。特别是公元90年左右,正是这个帝国极盛的时代。其皇帝索特尔麦克斯,中国人叫“阎膏珍王”,在西方人的史书中,更被称为伟大的救世主。
这位国王在中国的史料里名气不大,心气却比天高:南方北方西方都横扫了还不算,贪婪的眼睛竟对准了东边的老大:汉朝。
如果参考一下中国古代史的话,就会分明发现,阎膏珍王这个主意,打的实在不是时候。
公元90年,正是东汉和帝在位的早期,同时也是东汉鼎盛时代“永远之隆”的开始,全国的耕地面积突破七百万顷,远远超过前代。户口总数更接近六千万,追近了西汉时代的最高水平。外加科技文化蓬勃发展,综合国力雄视天下。就在阎膏珍王打这鬼主意期间,东汉王朝也正强硬出手,把苟延残喘的北匈奴,在燕然山打得稀里哗啦,缔造下中国古代史上又一次远征北方的辉煌:勒石燕然。
但对战胜这样一个强大对手,阎膏珍王却一直信心十足,因为在他一直垂涎的西域地区,东汉政府一直没使多少力。
东汉政府强硬,强在北方打击匈奴,而对于经营西域这件事,却常年是既要马跑,却又不给草料。虽然也设了政府机关,任命了中央派驻官员,但统治形式却十分松散。西域地区内附小国林立,好比今天的特别行政区。特别是最关键的军队问题,在草原上打得北匈奴满地爬的汉朝精锐,在西域却见不着多少影,西域地区的治安维护,主要还是靠各个小国自家的军队。对付这群羔羊,自以为战斗力猛如悍狼的阎膏珍王,还是相当有信心的。
从实际情况说,阎膏珍王掌握的情报,都是很准确的。比起西汉开拓西域的不惜血本来,东汉却常年很节约,出兵打仗这件事上,更是极其谨慎。而且与西汉不同的是,东汉坚持精兵路线,国家的常备军数量比西汉时期少得多。比如在此之前,回光返照的北匈奴,曾疯狂进攻西域,东汉章帝反复痛苦纠结好些年,最后才拍板派兵,可陆陆续续派去的,也不过一千八百人。
因此阎膏珍王终于确定,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,可以大举东进扩张的好机会。于是快速行动,先大大咧咧派使者面见东汉在当地的最高长官:西域都护。提出一个非常温馨的建议:我家国王想娶汉朝公主,俩家结个亲?
没想到这个胆大包天的西域都护,居然严重无视这称霸中亚的贵霜帝国,自己做主就把使者哄走了:娶汉朝公主?你以为你是匈奴啊。
阎膏珍王这么做,其实就是没事找茬,一看这西域都护毫无国际外交观念,满脑子自高自大,立刻喜出望外,借着这事的由头,命贵霜帝国的二号人物副王谢,统帅七万大军,浩浩荡荡翻阅帕米尔高原,直奔西域杀来。
从这出师规模就知道:贵霜帝国二把手领兵,拉出来的又是占国家一半的兵力。几乎是精锐尽出,志在必得。西域这边,却是一片惨淡。当地的主要驻军,都是各小国的私家军队,战斗力相当不靠谱。能用的上的汉军精锐,也不过一千七八百人。如此差距悬殊,被灭似乎毫无悬念。
眼看大难临头,各小国都十分慌张,但唯独嚣张的,依然是之前让贵霜帝国吃瘪的西域都护。一看贵霜国大军杀来,这人不惊反喜,甚至张扬的向全世界公告:不用几十天,我就能把这帮人全打败了。
他的意思是,他能凭着手里这点少的可怜的汉军,外加一大波战斗力不靠谱的西域地方军,打败这支横扫中亚无敌,开疆拓土无数的贵霜精锐。
一般人说这话,基本就是疯话。但这西域都护说了后,所有人都不慌了。因为说这话的人,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英雄人物:班超。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7-31 16:51
看了这篇文章,不禁感慨:世上再无班超呀!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7-31 16:53
如果君臣不一,君为兴国之君,臣却为亡国之臣,那样是出不了班超的。倒是陈后主、唐后主之类的人层出不穷呀 ...
鹤喻 发表于 2016-7-31 17:02
君为兴国之君,自然不差兴国之臣,关键在于君是否真的为兴国之君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09:50
宋孝宗赵昚不就是兴国之君吗?奈何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少了岳飞、韩世忠之类的肱股大臣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0:16
臣下都是一些不中用的人,就不可以换一批中用的人上来么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3:27
因为赵构的求和政策,已经出现武将方面的人才断层了,所以造成后来国难无良将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5:30
还是他不敢提拔新人啊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5:47
当时的情况是,君为兴国之臣,臣却多为亡国之臣。国无忠臣良将,亡不远了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6:17
汉武帝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中国从来不缺人才,就看你怎么用人才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1 16:59
宋 孝宗是一个比较开明务实的皇帝,难道他不知道重用人才吗?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 19:08
那就是他发现人才的 能力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09:59
关键是岳飞之事,让许多良将都心寒了,大家不敢再出头了,也就没人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了。宋朝重文轻武的 ...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10:26
这是一方面,等多可能还是他自己本身能力不足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10:32
孝宗皇帝还是很有想法的,确实是因为手下的能人良将太少了,缺失复兴的力量呀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11:23
缺乏一个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吧
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-8-2 19:34
所以这是皇权制的弊端,皇帝不好,国家跟着遭殃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2 20:41
这个看从哪方面看了
鹤喻 发表于 2016-7-31 17:00
班超常有的,
陈庆之,苏定方,封常青,岳飞,辛弃疾,李定国,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3 15:16
自古伴君如伴虎,能够得君王绝对信任的很少呀,所以这就是武将们难以一展身手的原因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3 16:01
是的 ,君王不够大度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3 16:33
除了开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君王之外,其他君王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,哪里知道民间疾苦,无法体会百姓的苦 ...
东海汉族人甲 发表于 2016-8-6 00:05
孝宗帮高宗去掉了秦桧这个高宗害怕的人物。
800年来杀岳飞真正凶手都是秦桧,不是高宗,说高宗的都是近二 ...
幽远=俟镜 发表于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6 12:40
尤其是明朝
幽远=俟镜 发表于 2016-8-7 07:35
北朝无相,南朝无将。。。呜呼!不能单一以恶论皇权,执其两端而中,这不才是华夏吗?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0:11
皇权制必须去掉世袭,搞禅让制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4:06
禅让制就乱了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4:19
世袭制都是选一些废物在做皇帝,害了国家,害了天下百姓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5:11
那是教育的问题,不是制度不行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6:26
你太过理想化了,请了那么优秀的老师在教他们,还教育不行???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16:39
圈养,再好的老师有什么 用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9 16:52
所以不能搞世袭呀,让脓包坐在帝座上,那是对全民族的不公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9 22:30
教育出了问题 ,什么 都一样啊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10:11
英国和泰国的体制可以参考一下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0 10:22
英国现在上去的也是废物啊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10:40
好歹不至于亡国,让生灵涂炭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0 10:52
现在爆炸不断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8-10 23:08
那是一帮公知傻B搞的
鹤喻 发表于 2016-8-12 10:10
说明君主立宪也是不行的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9 16:51
君主立宪制有制约机构,比皇权制要好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9 20:31
任何制度都有制约,制约最大的制度反而是最危害大的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2 17:02
制约的不是制度,而是执行制度的人,比如皇帝和重臣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2 17:15
是的,所以问题不在于皇帝专制,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4 14:42
但皇权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,特别是愚蠢的人当上了皇帝,就是整个国家的灾难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4 15:51
民主制选上去愚蠢的人更多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4 17:51
还是民主集中制比较好吧,既不同于皇权,也不同于欧式民主。只是人大代表必须由人民产生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5 01:05
只要是民主,选上去的人一定是能力比较差的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6 13:16
选上去的人差没关系,只要整个政治架构的团队不差就行了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6 15:38
政治架构的团队也是人操作,人不行团队的运作就自然要出问题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7 14:46
团队至少比人治的团队要好,人治的话,团队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8 10:15
理论上是,实际上怎么样有很多现成的例子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8 10:59
人治还是法治,都有弊端,但人治的弊端显然比法治更加多。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8 17:42
何以见得?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18 17:56
人治的话,很容易形成垄断,在政治上、经济上及社会各个层面都垄断,他们是过上共产主义了,而普通民众则 ...
鹤喻 发表于 2016-9-19 09:35
这个恰恰是民主最容易形成的局面
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-9-27 14:06
这个跟民主无关,只能说是集中制惹的祸。
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(http://www.kokang888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